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8的文章

鹼粽 粽子界的活化石與老祖宗

圖片
「端午數日間,更約同解粽」。 說到端午節,當然就是吃粽子啦。今天來講一個粽子界的活化石吧━堿粽。 堿,通「鹼」,堿粽也就是鹼粽、鹼水粽,閩南一帶俗稱粳粽,就是那種略帶淡黃色,米粒呈粘糊狀,口感近似粿的粽子,但政府單位都會提醒小心硼砂等添加物的東東。但就是這種不起眼的堿粽,才是兩千年前粽子的原型呢!其他甚麼肉粽、白米粽、裹粽都得往後靠呢。 粽,或作「糉」,古稱「角黍」,《說文解字》稱「蘆葉裹米」,難免讓人想到,世界很多原始部落都習慣以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烹,所以粽子恐怕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還不用等到屈原沉江。其實,清明節拜介子推,蘇州拜伍子胥,人家最早也是拿粽子來拜。 好,回到角黍,「角」是形狀,類似獸角,所以這款粽子有個圓錐狀尖角。「黍」則是黍米,五榖之一,有粘性,口感潤糯,又叫黃米,比稱粟米的小米略大。 如周處《風土記》所記,「仲夏端午,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先節一日,以菰葉裹粘米,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和鹽豉蒜蓼,名曰俎龜粘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像也」。所以早在晉朝,別名「角黍」的粽子就已是江南一帶端午與夏至應時食品了。 同時,包粽子的「菰葉」就是筊白筍的葉子,筊白是水生植物,屬陰,黍米又稱紅榖,屬陽,包粽子以「菰葉裹粘米」,陰陽包涵,混沌未分,據說可抑制端午這天釀生的惡氣。只是這些祭祀、避禍屬性,漸被「屈原午日投汩羅死」的傳說取代,粽子反倒變成投江祭屈原的祭品了。 至於《風土記》也記述粽子的原初料理方式,「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灰汁」,指的是將草木、稻草灰浸泡並過濾、沉澱後所得到的汁,主要成分為碳酸鉀,也就是天然的鹼水,或稱灰湯、梘水。 黍米在很濃的草木灰汁內醃漬煮熟後,口感變得更鬆軟柔滑,米粒成糊狀而不散,從化學來講就是澱粉糊化、鹼糊化,溫度約攝氏60到80度間,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結合,呈現粘稠的金黃透明膠狀,除體積膨脹外粘度也加大。這種兩千年前製程產出的粽子與現在的鹼粽已差異不大了。 由於鹼粽呈淡黃色,所以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美稱,古代沾蜂蜜或麥芽糖吃,糊狀物嘗起來略有彈性而不膩,較有嚼勁。同時如採天然鹼水製成鹼粽,煮熟後冷卻即可食用,所以也有「水團冰浸砂糖裹」的比喻。 南北朝時還有種「黃甘粽」,加入甘蔗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