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冷知識>宜蘭糕渣 北京來的?跡近失傳的廣州手路菜?
#糕渣的前世今生
糕渣通常以雞肉、豬肉和蝦仁剁成泥後,加入高湯拌煮成漿,隨後倒入盤中冷卻、凝固成形,再切塊、裹粉油炸而得,外皮酥脆、內餡如奶酪而略呈流質。所以吃下去第一口要把熱氣吹出來,只能用舌頭輕嚐,否則非常容易燙到。
至於其來源,一般坊間推測是因為早期蘭陽生活清苦,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吃到雞肉,所以先人運用煮雞肉剩下的高湯,發展出這道小吃。但光是推敲一下,這種說法就很有問題。
首先,高湯本就是燉雞、煮雞的精華,實在和節儉掛不上邊,同時工序相當複雜,甚至要隔天才能完成料理,真要炸得好還要看廚師對火候的控制,種種跡象顯示,糕渣之所以難做、少見,是因為這是道用平常食材烹調出的功夫菜、酒家菜、手路菜,說糕渣是道小吃實在有點小看了它。
其實同樣一道菜色,粵菜也有,只不過讀音略有差異,廣東人稱之為「戈渣」,或「雞子戈渣」,屬於一道傳統粵菜,指的是同一件事,只因為廣東廚界傳承為口耳相傳,所以只傳了讀音而自行擇字,所以稱呼上略有差異。雖然時至今日,尚有流傳的餐廳已少之又少。不過清末民初,糕渣可算是筵席珍品,甚至上世紀中期還非常流行。
更有意思的是,推究戈渣、糕渣之緣起,如川菜、魯菜都有類似菜色,係用麵粉、糖、雞蛋加水煮成糕,冷凍後切條上粉炸脆,但多為甜品,名稱多為「鍋炸」,例如芝麻鍋炸、玫瑰鍋炸,撒糖或裹糖漿食用。
再由此更可回溯到滿州小吃「(食各)(食查)」,同樣是豌豆搗成蓉狀後,放在鐵板冰凍定型,再切塊以油炸熟來賣,口感略甜並蘸豉油和蒜蓉同吃,北京厲家菜至今仍存。是以糕渣的前世竟是來自這款來自北京民間的古老菜式。
但這樣一道好菜又是怎樣跡近絕跡的呢?從工法上來看,無論戈渣或糕渣均為外脆內軟的鹹點,首先用上湯和大量生粉開漿後慢慢煮竭,之後再行炸製。因此從上湯品質與熬製、生粉或太白粉調製蛋漿的濃稀度,到油溫高低、裹粉厚薄與時機,多重因素都直接影響最後成品效果。
同時,戈渣製作過程有諸多講究,
光是入鍋後即不可翻動,需炸至浮至油面便要移出、隨即瀝油後伴糖食用,遲一點就會失去酥脆口感。此外,湯料功夫不到就難入味,裹粉薄了炸不起來、厚了口感沉滯。這麼麻煩卻又賣不了高價,難怪僅見於酒樓甚或私廚料理。
尤其在廣東,所謂「雞子戈渣」要比起單純的雞蛋系料理還要多了層涵義。
有此一說,南方流傳的雞子戈渣,是飲食界聞人江孔殷江太史在北京品嘗「(食各)(食查)」後,北菜南傳,由其家廚研製出這道菜色。因此在江太史最初版「太史戈渣」,原料除了北方的雞子,也就是雞蛋,還要多了老廣的「雞子」,也就是雞腰、雞睪丸,在鍋中和上湯、乾蔥等推煮搓爛成濃稠泥狀後,反覆過篩、磨細,使其口感達到綿密細緻為止。
因為新鮮雞子向有壯陽滋補的隱喻,所以這道求貴求精的熱葷菜不但滋味更豐潤,符合「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粵菜習慣,更流行於酒樓、妓寨,成為一道十足的風月菜,以迎合相信以形補形的尋芳客或名流大賈,好招徠人客。
只是隨著省港澳風月場所沒落,加上雞腰內含抗生素等爭議一起,這道菜也就隨之凋零。即便酒樓仍有懷舊菜式饗客,也多改成用金華火腿的金華戈渣,或豬腦戈渣、蟹肉戈渣,加上費工難做又考手藝,這道手工菜也就在粵菜中漸漸消失,甚至重新轉為甜點,而以炸鮮奶、炸脆奶等小點問世。
至於台灣,先前也有糕渣的菜色傳入,非僅宜蘭而已,也有一說是傳承自福州師傅手藝。事實上,由於福州菜也有官菜、宴席菜等特色,在酒家菜中擇取粵菜精華菜色也不是件很意外的事。只是或許同樣因為費工,以致糕渣在餐館酒樓中日漸絕跡,反而轉身一變成了宜蘭地方小吃,羅東夜市也有擺攤在賣,甚至在國宴中還以此身分登場。
相較之下,香港不但由江太史的女兒江獻珠女士考證出「雞子戈渣」這道傳統菜色的傳承,其次,去掉雞腰的部分,僅用上湯為料,以趕上時代潮流,並重新命名為「太史戈渣」。想品嘗,可直接到米其林一星的灣仔留家廚房,體驗粵港的懷舊菜色,身價也就不可同日而語,光是賣相就過人許多,也就不能嫌人家東西賣得貴了,比起一盒一百的宜蘭糕渣,只能說,香港人實在太會做生意了。
想要品嘗糕渣可以到以下三個餐廳歐,我個人是很推薦渡小月啦,但有時候人太多真的比較麻煩,香港留家真是不錯,但光顧已經是過去幾年的事了,非常懷念,至於戈渣照片引自"讀書馬上"網站"江献珠:一生寻真味"文章,大家可以好好讀讀看人家是怎樣珍惜自家的文化傳承的
設定取消廣告分潤
呂桑食堂
渡小月餐廳
留家廚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