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無行文人之最 -「唐律之高抬貴手」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
經冬複曆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聽過「近鄉情怯」這個成語嗎?就是從這首詩來的。只是這麼好、這麼精彩的一首詩,怎麼會是中國文學史上,無聊、無行文人絕對排行前三名的傢伙寫出來的?
沒錯,這位老兄就是「五言詩無能出其右者」、「唐律之高抬貴手」的宋之問。
前篇文章談到武則天詩作,當然也就不能錯過與武則天同時間登場、千方百計邀之寵幸的宋之問。這老兄要怎麼形容呢?就像隻對準自己尾巴發動猛烈吞噬攻勢的毒蛇,多麼的棘手、令人生厭,生手招惹立馬被咬一口,最終還把自己的性命給吞了。
前篇文章談到武則天詩作,當然也就不能錯過與武則天同時間登場、千方百計邀之寵幸的宋之問。這老兄要怎麼形容呢?就像隻對準自己尾巴發動猛烈吞噬攻勢的毒蛇,多麼的棘手、令人生厭,生手招惹立馬被咬一口,最終還把自己的性命給吞了。
宋之問,字延清,山西汾陽人,弱冠及第,以才高八斗而成名。講求比興,屬對精密,對詩體聲律特別有研究。
但宋之問的高深才學並沒有讓他成為瀟灑的文人,反倒成了他阿世、求進的工具,為攀上高枝,無門第背景的宋之問刻意巴結、羽翼張易之兄弟,甚至幫張易之捧尿盆,以致「天下醜其行」。
但宋之問的高深才學並沒有讓他成為瀟灑的文人,反倒成了他阿世、求進的工具,為攀上高枝,無門第背景的宋之問刻意巴結、羽翼張易之兄弟,甚至幫張易之捧尿盆,以致「天下醜其行」。
為討好武則天寵信,出任北門學士,他甚至費盡心思,寫了篇詩作進獻。不過武則天也幽默,說她「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換言之,之所以不寵幸宋之問,實在是因為他有口臭。
武則天倒了後,宋之問以知貢舉時貪賄,貶越州長史,不甘心的他,偷偷從廣東潛回洛陽,躲在一位過命交情的朋友家。一般人總該對朋友感激涕臨吧,宋之問就是這麼有個性,發覺朋友想發動政變幹掉當時權傾朝野的武三思,立馬把朋友的身家性命當作墊腳石給賣了,向武三思密告全部的暗殺計畫,結果,這個不帶眼識人的朋友當然掛點了,宋之問又翻身、重回政治核心。
只是好景不常,緊接著武三思也垮了,宋之問打算找太平公主作他的新靠山,卻又想靠攏新貴安樂公主,就是這樣首鼠兩端,宋之問沒想到,雖然他在政治上算不上甚麼咖,但有的是人討厭他的作派,先被太平公主告了一狀,以依附張易之、武三思的罪名,再被睿宗流放到欽州,更在玄宗即位後被賜死。宋之問臨死前婆婆媽媽,恍如失魂不說,要他命的這道聖旨更是苛薄的很,李隆基給他的原因是「狎猥佻佞,忘君臣禮法,惟以文華取幸」。真的是對文人最大的輕視了。
與無數遭到流放的天才作家一樣,宋之問在流亡天涯、死生一線之際,在文學上發揮了最大的潛能。「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在落魄時寫出的這首《渡江漢》被譽為千古警句,很多版本的教科書也收了進去。
但這樣終結了宋之問的性命是否可惜?可能我們要先問問劉希夷。
論輩分,劉希夷要叫宋之問舅舅,論天分,劉希夷弱冠成名,與宋之問是同榜進士,但他錯就錯在寫出了一句千古佳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宋之問看到後愛不釋手,要劉希夷讓給他發表,結果這小子先答應又反悔,宋之問一怒之下,竟命人用土囊壓死劉希夷。
這是甚麼跟甚麼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