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原本叫做鮭魚?誰在拚死吃河豚?
#河豚原本叫做鮭魚?
#誰在拚死吃河豚?
大過年的,前幾天看到朋友帶小孩吃河豚料理,那我們就來整理一下關於河豚的講究吧。
「#春江水暖鴨先知」,相信大家都讀過,這是蘇軾描寫江南早春光景的名句。不過包括我在內,很多人背這首詩總會忘了後面兩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原來古今第一美食文人歌詠這首詩的重點,還是告訴我們入春時分正當時,別忘了拚死也要吃河豚。
#誰在拚死吃河豚?
大過年的,前幾天看到朋友帶小孩吃河豚料理,那我們就來整理一下關於河豚的講究吧。
「#春江水暖鴨先知」,相信大家都讀過,這是蘇軾描寫江南早春光景的名句。不過包括我在內,很多人背這首詩總會忘了後面兩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原來古今第一美食文人歌詠這首詩的重點,還是告訴我們入春時分正當時,別忘了拚死也要吃河豚。
「#拚死吃河豚」不是句空話。不只日本,中國幾千年下來都有「暮春候河豚」的傳統,春天是河豚從大海洄遊到長江產卵季節,肉質最肥美讓人難惹,但毒性最強足以致命,難怪蘇軾謫居常州,忙著用口腹拼命消滅河豚的同時,忍不住說出「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啊!
河豚產地以長江流域為最,江蘇江陰、海安、清江等地都是盛產地,多半棲於江中多沙處。最妙的是,《山海經》稱河豚為「鮭」、「䰽」,換言之,上古世代的河豚應該叫「#鮭魚」呢!古人以鮭為美,也顯示對河豚作為食材的熱愛。
例如《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敦水出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其中多䰽䰽之魚,食之殺人」。也有一說「敦薨之水出焉」,「其中多赤鮭」。䰽䰽、赤鮭指的都是河豚。
所以若依信史,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知道河豚有毒,例如吳越地區便將河豚最美味的魚白(公河豚生殖腺)稱為「西施乳」,有劇毒,但吃還是照吃。
尤其「赤鮭」一稱,到晉朝郭璞的《山海經》注解已直指「今名為鮭魚,音圭」,也就是河豚除了「鯸鮐」、「鶘夷」、「吹肚魚」,也曾被稱「鮭魚」的由來。廣東或台灣別稱河豚為乖魚、龜魚、規魚,應該就是古音的傳衍。
反倒是唐代之前的「河豚」指的是甘溫,無毒的鮠魚、回魚,所以唐朝河豚不是我們現代的河豚,真容易搞混。「拚死吃河豚」一說要流行開來,應是宋代吃河豚終於成為一種時尚後,例如沈括《夢溪補筆》已確定河豚指的就是那有毒之美物了。
尤其宋朝是個過度講究的年代,吃河豚強調要對時令,還要與春天發芽的芽菜入羹、同炊同食才是美味,如歐陽修所說,「河豚嘗生於春暮」,「與荻芽(筍類)為羹,云最美」。蘇軾也是力主以入春、清明前吃河豚為美。
目前大陸吃河豚的主要料理方式是紅燒,大概在明朝就開始流行了,甚至江南有「春時筵客不得此為不敬」的說法。只是不同於日本魚生或較清淡的料理方法,紅燒河豚肉講究要燒得入味,達到口感腴滑,滋味賽鮑翅的地步。這或許也是因為古醫書反覆強調河豚料理應盡可能煮熟以防中毒有關。畢竟連《本草綱目》也說「#河豚有大毒」,「厚生者宜遠之」。但即使如此,直至清末,名醫張玉書還是因食河豚中毒而亡。
不過因為容易死人,所以過去宴席,主人讓菜是不讓河豚這道菜,客人想吃得掏個一塊錢出來放桌上,等於算自己吃自己。
例如唐魯孫就寫過一則軼聞,宋子文抗戰前曾到武漢視察稅突然想到一家老店吃河豚,這可是國舅,誰敢答應?宋子文最後還是按老規矩掏出一塊錢,才在百官簇擁下品嘗到這道致命的誘惑。
古時候醫藥不發達,一旦吃了河豚中毒要解毒,說來有點髒,就是靠糞清了,大致因為有催吐效用。清代的常州御史蔣用庵與朋友同吃河豚,大家正在半信半危之間,徒然一名友人倒地不省人事,口冒白沫,大家嚇壞了,立刻飲黃湯(糞清)自救,霎時臭氣熏天,一片狼藉,結果這人甦醒過來居然說,我不是中毒啊!我是得了羊癲瘋……。
真是就怕豬隊友啊!
河豚產地以長江流域為最,江蘇江陰、海安、清江等地都是盛產地,多半棲於江中多沙處。最妙的是,《山海經》稱河豚為「鮭」、「䰽」,換言之,上古世代的河豚應該叫「#鮭魚」呢!古人以鮭為美,也顯示對河豚作為食材的熱愛。
所以若依信史,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知道河豚有毒,例如吳越地區便將河豚最美味的魚白(公河豚生殖腺)稱為「西施乳」,有劇毒,但吃還是照吃。
尤其「赤鮭」一稱,到晉朝郭璞的《山海經》注解已直指「今名為鮭魚,音圭」,也就是河豚除了「鯸鮐」、「鶘夷」、「吹肚魚」,也曾被稱「鮭魚」的由來。廣東或台灣別稱河豚為乖魚、龜魚、規魚,應該就是古音的傳衍。
反倒是唐代之前的「河豚」指的是甘溫,無毒的鮠魚、回魚,所以唐朝河豚不是我們現代的河豚,真容易搞混。「拚死吃河豚」一說要流行開來,應是宋代吃河豚終於成為一種時尚後,例如沈括《夢溪補筆》已確定河豚指的就是那有毒之美物了。
尤其宋朝是個過度講究的年代,吃河豚強調要對時令,還要與春天發芽的芽菜入羹、同炊同食才是美味,如歐陽修所說,「河豚嘗生於春暮」,「與荻芽(筍類)為羹,云最美」。蘇軾也是力主以入春、清明前吃河豚為美。
目前大陸吃河豚的主要料理方式是紅燒,大概在明朝就開始流行了,甚至江南有「春時筵客不得此為不敬」的說法。只是不同於日本魚生或較清淡的料理方法,紅燒河豚肉講究要燒得入味,達到口感腴滑,滋味賽鮑翅的地步。這或許也是因為古醫書反覆強調河豚料理應盡可能煮熟以防中毒有關。畢竟連《本草綱目》也說「#河豚有大毒」,「厚生者宜遠之」。但即使如此,直至清末,名醫張玉書還是因食河豚中毒而亡。
不過因為容易死人,所以過去宴席,主人讓菜是不讓河豚這道菜,客人想吃得掏個一塊錢出來放桌上,等於算自己吃自己。
例如唐魯孫就寫過一則軼聞,宋子文抗戰前曾到武漢視察稅突然想到一家老店吃河豚,這可是國舅,誰敢答應?宋子文最後還是按老規矩掏出一塊錢,才在百官簇擁下品嘗到這道致命的誘惑。
古時候醫藥不發達,一旦吃了河豚中毒要解毒,說來有點髒,就是靠糞清了,大致因為有催吐效用。清代的常州御史蔣用庵與朋友同吃河豚,大家正在半信半危之間,徒然一名友人倒地不省人事,口冒白沫,大家嚇壞了,立刻飲黃湯(糞清)自救,霎時臭氣熏天,一片狼藉,結果這人甦醒過來居然說,我不是中毒啊!我是得了羊癲瘋……。
真是就怕豬隊友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