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糕不叫倫敦糕 也不是從倫敦來的
小時候到博愛路世運,總希望爸媽買個爽口香甜的倫敦糕當點心,這塊白糕晶瑩剔透、質地滑嫩,內部蜂巢結構橫豎相連有序,嘗起來鬆軟爽口,微帶酒香和發酵的酸味,放涼了吃真是絕品。這便是「倫敦糕」了。
但長大後才知道,素來愛吃的倫敦糕、白糖糕原來還叫錯了名字。從發明白糖糕的地理位置來看,應該叫「倫教糕」才對,大略是倫敦、倫教字形相近,被誤讀後將錯就錯的結果。所以應該是沒什麼來自倫敦的人,教會此間師傅一道甜點的城市傳說了,害我小時候還一直以為倫敦糕是很西方的甜品呢。
原來,倫教糕出自廣東珠江三角洲順德縣倫教鄉,為傳統嶺南小吃,約明朝時為當地華豐圩橋旁一梁姓小販發明。原本店家想蒸鬆糕,卻失手令在來米(秈米)製成的米漿粉質下墜,之後通過發酵、蒸糕等程序,做出糕點晶瑩潔白、清甜、彈牙,因而大賣,食客稱之爲「倫教糕」、「倫滘糕」。
倫教糕馳名後,一說附近大族望門往往不遠百里搭船而來購買,主要就是因為店家前河底有石沁出清泉,便於澄清去濁,口味獨特。後來其他商家學會煮糖時加蛋清去濁之法,因此無須再依托清泉製糕,因而讓倫教糕流行於嶺南與江南,甚至遠下南洋,號稱「嶺南第一糕」,倫教也因而譽為「糕村」。
一般蒸倫敦糕是將已發酵的米漿放到大蒸籠去蒸,徹底蒸透後平攤會形成圓形,高度略脹起,等放涼後再切開食用,但如果沒蒸透彈透口感就會出問題。由於需經發酵,並把水氣蒸發,所以過程中除原本的米香,難免帶些發酵酸味,也是發酵過度結果而成為特色。但如發酵不足則孔隙就少,透明度也差。
因此有些人認為須將白醋加入以防止變質的說法似乎有些誤解,甚至倫敦糕放久了也會揮發出酒味。同時製糕過程中,除了要經常離火攪拌以避免結粒,原本製作鬆糕是要放入黃糖,但為求其美觀,之後也改放白糖而沿用至今,糕體晶瑩雪白,因此別稱為白糖糕。
倫敦糕常溫放涼後吃正好,如果日曬或放冰箱口感都會變差。有時台灣人做的倫敦糕會放棄在來米而使用蓬萊米,黏性比較大,口感較彈牙,但切起來不好看,所以也有人採混合在來米、蓬萊米方法當作米漿原料。至於有些倫敦糕表面發亮白,則是在蒸製過程灑入小量西谷米,熟透後形成的透明感。
水質、米質是倫教糕製作的關鍵,但工序相當多而講究,算是很細緻加工的點心,連魯迅都愛吃,只不過他嘗的口味是加入了玫瑰露而製成的「糖玫瑰倫教糕」。
在香港,許多懷舊點心店、豆漿店或粥店,都會製作倫敦糕,放在油器櫃外,攤在蒸籠裡切塊來賣。台北就沒有這種條件了,原本賣港式甜點的地方就不多,一些酒樓能做鬆糕、切糕就不錯了,別提工法更繁複的倫敦糕了。
不過就我的看法,想吃倫敦糕還是在香港多嘗嘗新鮮為上。台灣許多老師傅一請假,倫敦糕就會缺席個幾天,還不是想吃就吃得到呢。
倫教糕馳名後,一說附近大族望門往往不遠百里搭船而來購買,主要就是因為店家前河底有石沁出清泉,便於澄清去濁,口味獨特。後來其他商家學會煮糖時加蛋清去濁之法,因此無須再依托清泉製糕,因而讓倫教糕流行於嶺南與江南,甚至遠下南洋,號稱「嶺南第一糕」,倫教也因而譽為「糕村」。
在台北真想吃到倫敦糕,除了自己做之外,大致多分布在比較老派的麵包店,切成塊頭不大的菱形、一塊塊販售,壓得也比較扁平一點,比較吃不出蓬鬆的口感。像衡陽路的世運、西門町成都路的蜂大咖啡,有時國際麵包也會販售。其他像寧波西街羅斯福路口的國鼎則是賣倫敦糕的大戶、老牌子,很靠近中正紀念堂捷運站口,可以去試試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