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腊肉、臘月到臘味合蒸之台北哪裡買臘肉?
從腊肉、臘月到臘味合蒸
最近好冷!農曆十二月傳統稱「臘月」,但這年頭記得「臘肉」的人應該比「臘月」多多了。
我家買臘肉,除了到南門市場逛逛,或者到羅斯福路上買個口味香辣的湖南香腸外,最稀罕的就是北投立農街、石牌捷運站旁的「桂來標」啦,一年就做一兩個月生意,臘肉、香腸、臘腸品質好到不行,不過聽說最近在內湖737市場也買得到了,大家可以去試試。
其實以前聽相聲,打趣說臘肉起源是因為有廚子想偷菜,切了塊瘦肥相間豬肉正打算”艀”走,沒想到主人進來催菜,廚子一急,把肉條往大灶屋頂一丟就趕著上菜了。結果一忙一忘就是一年,隔年廚子清廚房的時候,意外發現這煙火薰燎、風乾日曬的肉條,用來做菜異常美味,就把這臘月收成的廚子肉稱為臘肉啦。
臘月,也稱蠟月,因為是從夏朝時候就開始的陰曆十二月歲終大祭而得名,日期為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名稱由夏代的清祀、殷商的嘉平、周朝的蠟祭,到了秦漢才確定稱為「臘祭」。臘,其實就是獵的意思,指的是歲終交接時田獵收穫的獵物,自天子而下,以此祭祖、祭百神萬物,也祭祀神農與後稷。
孔子家語裡曾記載一個故事:子貢觀於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就是在問他老兄看過臘祭、臘會後開心嗎?子貢回答,「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為樂也」,換言之,他搞不清楚這些搞趴的傢伙在樂什麼。
為什麼子貢這樣問?因為按周禮,年終「國祭蠟」、祈豐年儀式,是要「吹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也就是用鼓舞取悅神靈。孔子則解釋,百姓一年辛勞其實換來臘祭一天狂歡,也就是「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所以臘月就是歲末年終最後一個月。但臘祭用的肉就是臘肉嗎?又不完全如此。
臘肉應該有幾千年歷史啦,古代人狩獵後將獵物醃製保存,就是臘肉的由來,這點沒甚麼問題,連易經釋文都寫「於陽而煬於火,曰臘肉」。也就是鹽醃過的肉曬乾後,用濃煙燻烤即成,現在湖南一系的臘肉就是這樣的製作方式。
但古時候有另一個「腊」字,其字源來自「昔」,與「習」發同音,在《說文解字》中就是指「干肉也」,意指較小的乾肉塊,只是不知何時臘與腊互通罷了。周朝更設官「臘人」,其職掌則為把香料與薑切碎撒在肉上,用鹽醃漬,曬乾或烤乾為干肉之事,所以臘肉應該由此而生,讀音也與現在通稱不同。
臘肉各地都有,包括湖北、四川、湖南、江西、貴州、陝西等地都以臘肉為特產,特別有一說臘肉為苗族發明,且可追溯上古時代,苗族(蚩尤應該是炎帝部族領導,在中原被黃帝擊敗後族人流亡西南才成苗族)為逃避追殺而往南逃竄,為倉促逃難,才發明把肉類先醃後熏,便於保存的方法。
不過當今各地仍以湖南臘肉最出名而獨樹一格,尤其湘菜有道「臘味合蒸」,以臘肉、臘雞、臘魚共蒸煮而成,香氣四溢、口味橫辣,石牌榮總附近有家口口香,專賣湖南家鄉味,雖然好像少了味臘魚,但加入豆乾合蒸,佐飯或當年菜還別有風味的說!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