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單還是埋單?鹹魚怎麼翻身?


隨著流行文化推波助瀾,兩岸包括港澳有很多詞彙已慢慢通用,還有很多跟飲食相關,本來嘛,民以食為天,甚麼詞炫起來就流行甚麼,也不讓人意外。

其中最常被使用的應該就是「#買單」了吧,凡吃飯總要結帳,這個詞可說橫跨華人世界,但「買」這個字其實是讀音的誤讀,因為這個詞的原字是粵語「#埋單」,轉化成國語就變成「買單」了啦。

不過「埋單」又從何而來呢?過去學院派多習慣從「埋」來解釋,因為埋在古漢語本作「薶」,本是古代獻祭,將作為祭品的犬隻埋於坑中的動作,有蓋住、藏的意思,粵語也有聚攏、匯集之意,所以是以夥計執埋清點後開單,甚至不方便讓客人看到帳數,帳單正面朝下的動作解釋這個詞。

但事實上,埋單不但是粵語,更是所謂現代粵語、港式粵語,因為這個詞的創生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

原本在茶樓酒肆,算帳是夥計工作,顧客用餐畢即喚夥計執埋清點後「叫數」,就是高聲向櫃台招呼帳數,並無開單必要。

但1941年二戰前夕,港英殖民政府開徵5%飲食稅,食肆轉嫁到顧客消費上,所以結帳同時要由櫃面開立另加稅額單據,並將一張張單據集中供官方查核,因而有了埋單這個詞彙。之後日據時代、光復初期,飲食稅維持不變,之後雖然因港政府預算改善而取消,用埋單取代結帳之稱卻留了下來。

這個詞進到大陸應該是很晚近的事,因為大陸改革開放前後的餐廳多半先點單付帳、後消費,而非港澳台的先食後付,所以應該是隨著港台影視文化傳入的詞彙與習慣,甚至和香港買單、買進憑證,大陸提貨的商業用語又再度相混,因此形成了一個新的詞彙。

至於台灣,由於香港影視進入時間更早,更有很多來自香港的茶樓或上海餐館開店,應該幾十年前就開始流行這個用語習慣,但隨著讀音不斷相混誤用,甚至望文生義,認為買單表示用錢把賬單買回來,現在喊埋單可能還沒人聽得懂了。

同樣制度也創生另個香港餐飲用語「扣底」,原來飲食稅針對所有小菜課稅,但不對飯類扣稅,所以原本要點燒鴨的顧客通常會改點燒鴨飯,但聲明「扣底」,也就是要菜不要飯,這樣還是上一碟烤鴨,只是政府就扣不到稅了,之後飲食稅取消,但「扣底」甚至「加底」語彙卻留了下來。

於此相似,所謂「鹹魚翻身」也是讀音誤用的結果。小時候常奇怪,魚翻身看多了,但多半是在鍋裡,哪來鹹魚翻身?又從何解釋運道變化、由黑翻紅?

原來粵語原詞是「鹹魚番生」或「鹹魚翻生」,「翻」通「番」,和番邦鬼佬無關,指的是返還、反轉;至於鹹魚在廣東話略有輕賤之意,且用來作為死魚的諱語。

所以「鹹魚翻生」代表死裏逃生,也就是指死到不行再死、都用鹽醃過的鹹魚竟然復活了。

只是之後普通話誤讀為「翻身」,所以變成鹹魚翻轉的動作了。再加上大陸語彙中,貧下中農「翻身」是很慣用的語法,反倒「翻生」只是方言,影響有限,因此「鹹魚翻身」一詞在兩岸流通速度都非常快,似乎也更正不過來了。

不過個人倒是覺得,粵語最猛的還是跟英文的結合,左轉右轉根本繞不出來。像士多啤梨、新地,基本上都猜不出來是草莓和聖代。更妙的是,有次看到攤子插著「蛇果」招牌,不正是蘋果嗎?原來,蘋果以前從美國出口到香港,包裝箱只有用英文寫著delicious apple,直譯結果就成了「地哩蛇果」,口語再簡化,就成了「蛇果」了,這誰猜得出來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禾花雀,百年來第一種被人吃絕種的生物?

復興鍋是甚麼東東?

茯苓糕與反清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