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0的文章

1948年的520 被老蔣陰了一把的李宗仁

圖片
#歷史上的今天   #總統就職 #還真像副官   #李宗仁被陰了 #看看李宗仁賴神就別太委屈了 1948年5月20日上午10時,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 宗仁在國民大會堂舉行第一任正副總統就職典禮。 說真的, 蔣李交情真不怎樣,桂系為難老蔣幾十年,都是真刀真槍對 幹,連蔣介石屬意孫科任副手,都被李宗仁搶了下來。這個 仇怎能不報? 蔣介石就是在就職典禮使了記賤招,自己身著 文官常禮服(藍袍黑馬掛配紅綾布),配金星型大綬采玉勳 章,卻通知李宗仁著軍常服,配青天白日勳章,結果這中華 民國在南京這場空前絕後的國家大典,張張照片都可以看到 李宗仁站在蔣介石背後,一身軍服,活像是副官。 老蔣真的 太賤了,不帶這樣欺負人的…… ps1:典禮由吳稚暉監誓,十一時典禮畢。蔣李兩人在總 統府大禮堂接受文武官員覲賀。隨後在總統府大樓台階前與 高級官員攝影。 ps2:總統誓詞:「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 憲法,盡忠職守,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無負國民負託 ,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謹誓。」 ps3 :總統文稿是陳布雷寫的 。

<美食冷知識>宜蘭糕渣 北京來的?跡近失傳的廣州手路菜?

圖片
# 糕渣的前世今生   談到宜蘭小吃,大略不脫肉羹、卜肉、糕渣幾項。基本上來說,以油炸為底、外冷內熱的糕渣最為罕見,台北大略只有永康街呂桑食堂能夠品嘗這道蘭陽小吃。即便在宜蘭,真要吃到手工製的糕渣,大概只有做手路菜的渡小月最正宗。讓人擔心的是有些餐廳似乎逐漸改採向工廠進貨,機器生產的方式製作,如此就只能吃個形似、嘗嘗味道而已。 糕渣通常以雞肉、豬肉和蝦仁剁成泥後,加入高湯拌煮成漿,隨後倒入盤中冷卻、凝固成形,再切塊、裹粉油炸而得,外皮酥脆、內餡如奶酪而略呈流質。所以吃下去第一口要把熱氣吹出來,只能用舌頭輕嚐,否則非常容易燙到。 至於其來源,一般坊間推測是因為早期蘭陽生活清苦,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吃到雞肉,所以先人運用煮雞肉剩下的高湯,發展出這道小吃。但光是推敲一下,這種說法就很有問題。 首先,高湯本就是燉雞、煮雞的精華,實在和節儉掛不上邊,同時工序相當複雜,甚至要隔天才能完成料理,真要炸得好還要看廚師對火候的控制,種種跡象顯示,糕渣之所以難做、少見,是因為這是道用平常食材烹調出的功夫菜、酒家菜、手路菜,說糕渣是道小吃實在有點小看了它。 其實同樣一道菜色,粵菜也有,只不過讀音略有差異,廣東人稱之為「戈渣」,或「雞子戈渣」,屬於一道傳統粵菜,指的是同一件事,只因為廣東廚界傳承為口耳相傳,所以只傳了讀音而自行擇字,所以稱呼上略有差異。雖然時至今日,尚有流傳的餐廳已少之又少。不過清末民初,糕渣可算是筵席珍品,甚至上世紀中期還非常流行。 更有意思的是,推究戈渣、糕渣之緣起,如川菜、魯菜都有類似菜色,係用麵粉、糖、雞蛋加水煮成糕,冷凍後切條上粉炸脆,但多為甜品,名稱多為「鍋炸」,例如芝麻鍋炸、玫瑰鍋炸,撒糖或裹糖漿食用。 再由此更可回溯到滿州小吃「 ( 食各 )( 食查 ) 」,同樣是豌豆搗成蓉狀後,放在鐵板冰凍定型,再切塊以油炸熟來賣,口感略甜並蘸豉油和蒜蓉同吃,北京厲家菜至今仍存。是以糕渣的前世竟是來自這款來自北京民間的古老菜式。 但這樣一道好菜又是怎樣跡近絕跡的呢?從工法上來看,無論戈渣或糕渣均為外脆內軟的鹹點,首先用上湯和大量生粉開漿後慢慢煮竭,之後再行炸製。因此從上湯品質與熬製、生粉或太白粉調製蛋漿的濃稀度,到油溫高低、裹粉厚薄與時機,多重因素都直接影響最後成品效果。 同時,戈渣製作過程有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