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吳兆南,與他發明的蒙古烤肉

圖片
      相聲大師吳兆南真的下台一鞠躬了 , 今天不談他老人家在語藝表演上的豐功偉業 ,來講講他的餐飲副業和他 發明的「蒙古烤肉」吧。 就像在四川找不到川味牛肉麵,在蒙古 、 北京也找不著蒙古烤肉 。這完全是吳兆南靠著嘴皮子創造出的豐功偉業。 蒙古烤肉料理方式源自北京,著毋庸議。 1949 年後,吳兆南與幾個退休老兵在同安街底、靠近連通永和對岸的川端橋的河邊空地,開了間簡陋茶棚,兼賣北京烤肉,號曰「烤肉香」,便是蒙古烤肉的起源。 這塊空地俗稱螢橋,當然是因為日本時代附近有座螢橋驛。只是螢橋之橋,並非至今仍藏在中正橋下的川端橋,而是靠近廈門街 25 巷、近和平西路處溝渠上的一座小橋,當地填平後早拆了。 茶棚簡陋,餐具當然也不走精緻路線,倒是吳兆南找來工匠,略按北京烤肉形制,打造出直徑約臂展寬的大鐵盤當作烤肉炙子,就在這荒郊野外開張了。 烤,指的是從蒙古游牧民族以降,用獵刀將生牛羊肉切成大塊後,略加鹽在火上燔炙的料理方式。不過北京烤肉,大約源自明代中期回民的傳承,慢慢演變成北京小吃的一種,專指將佐料醃過的肉品,放在如大鐵盤般的「炙子」或鐵網上加熱翻烤,說是「烤」,卻比較偏向「爆」、「爆炒」。 吳兆南既然打造了炙子,賣的自然是北京烤肉無誤。不過這可是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老共剛立都北京,北平也改回北京老名號,想打著「北京」招牌,恐怕引來不必要聯想,據說吳兆南因此取了個「蒙古烤肉」的名號,遠離麻煩。 影響所及,所謂「蒙古烤肉」的由來也改成成吉思汗帶兵時,在戰場上將盾牌架在石堆上劈柴生火烤肉的傳說。倒是吳兆南一開始還是按北京規矩,論盤計價,只是生意欠佳,之後改成美式 ALL YOU CAN EAT ,一個人收一美元,反而大受歡迎,也立下蒙古烤肉都是吃到飽的習慣了。 另外,北京烤肉的醬料並不繁複,多為店家備好,主要是醬油或蝦油,略加少量醋、料酒,外加薑蔥或香菜即可,但吳兆南則安排了七種醬料讓顧客自行調配,不但別有趣味,也不用再多用人力醃製調理肉品。 在別有野趣的河濱體驗烤肉,享受微風徐來的涼爽,成為名流、文人風尚,幽靜河堤旁停滿各式禮車,名聲大到連蔣經國都來過。影響所及,無肉不歡的蒙古烤肉慢慢熱絡起來,簡陋的搭一塊鐵板就能開賣,天母等地則打著 BBQ 招牌招攬美軍光顧,

鹼粽 粽子界的活化石與老祖宗

圖片
「端午數日間,更約同解粽」。 說到端午節,當然就是吃粽子啦。今天來講一個粽子界的活化石吧━堿粽。 堿,通「鹼」,堿粽也就是鹼粽、鹼水粽,閩南一帶俗稱粳粽,就是那種略帶淡黃色,米粒呈粘糊狀,口感近似粿的粽子,但政府單位都會提醒小心硼砂等添加物的東東。但就是這種不起眼的堿粽,才是兩千年前粽子的原型呢!其他甚麼肉粽、白米粽、裹粽都得往後靠呢。 粽,或作「糉」,古稱「角黍」,《說文解字》稱「蘆葉裹米」,難免讓人想到,世界很多原始部落都習慣以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烹,所以粽子恐怕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還不用等到屈原沉江。其實,清明節拜介子推,蘇州拜伍子胥,人家最早也是拿粽子來拜。 好,回到角黍,「角」是形狀,類似獸角,所以這款粽子有個圓錐狀尖角。「黍」則是黍米,五榖之一,有粘性,口感潤糯,又叫黃米,比稱粟米的小米略大。 如周處《風土記》所記,「仲夏端午,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先節一日,以菰葉裹粘米,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和鹽豉蒜蓼,名曰俎龜粘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像也」。所以早在晉朝,別名「角黍」的粽子就已是江南一帶端午與夏至應時食品了。 同時,包粽子的「菰葉」就是筊白筍的葉子,筊白是水生植物,屬陰,黍米又稱紅榖,屬陽,包粽子以「菰葉裹粘米」,陰陽包涵,混沌未分,據說可抑制端午這天釀生的惡氣。只是這些祭祀、避禍屬性,漸被「屈原午日投汩羅死」的傳說取代,粽子反倒變成投江祭屈原的祭品了。 至於《風土記》也記述粽子的原初料理方式,「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灰汁」,指的是將草木、稻草灰浸泡並過濾、沉澱後所得到的汁,主要成分為碳酸鉀,也就是天然的鹼水,或稱灰湯、梘水。 黍米在很濃的草木灰汁內醃漬煮熟後,口感變得更鬆軟柔滑,米粒成糊狀而不散,從化學來講就是澱粉糊化、鹼糊化,溫度約攝氏60到80度間,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結合,呈現粘稠的金黃透明膠狀,除體積膨脹外粘度也加大。這種兩千年前製程產出的粽子與現在的鹼粽已差異不大了。 由於鹼粽呈淡黃色,所以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美稱,古代沾蜂蜜或麥芽糖吃,糊狀物嘗起來略有彈性而不膩,較有嚼勁。同時如採天然鹼水製成鹼粽,煮熟後冷卻即可食用,所以也有「水團冰浸砂糖裹」的比喻。 南北朝時還有種「黃甘粽」,加入甘蔗汁

在台北遇見咖哩餃 台灣滋味的廣式點心

圖片
今天來介紹一款廣式點心好了,咖喱餃。 咖哩餃也稱咖哩角,非常多台灣西餅店都會做這道點心,港式茶樓也常見,基本上算是廣東風味小吃,略是49年後,幾家知名點心師傅把手藝帶到台灣,像以前的普一西點就是以咖哩餃聞名,世運、國際也都有賣,大家應該並不陌生。 論起咖哩餃,還是從中東回教世界傳來的口味,所以除了廣東、香港之外,馬來西亞、中東、印度也有類似咖哩小食,甚至有點像南歐的牛肉餡餅,但通常是咖哩、馬鈴薯內餡、洋蔥、筍及蘑菇,搭配牛肉、雞肉、羊肉等製成絞肉混合。 特別這些咖哩餃的外皮不走酥皮路線,而是把內餡包在麵皮、春捲皮裡,裹成三角形、半圓形後油炸或烘烤,但或許這才是咖喱角的原字緣起吧。 咖哩餃內餡係用咖哩粉、太白粉、澱粉、肉茸,加鹽、胡椒粉攪勻,沖開水後搓揉勻透製成,外皮則用水油皮與油酥擀捲成多層次酥油皮,所以烤出來金黃蓬鬆,香氣四溢,不但酥口,剛出爐的內餡嘗起來更是滾燙卻又滑順,別具風味。 個人覺得,萬大路、東園市場的「阿寶師福州精緻點心」應該是目前咖哩餃在台灣的首選了。這家店有兩間店面,位在老舊社區,看來都不顯眼,但咖哩餃個頭非常大,約一般一點五倍,40元一顆,價錢公道,風味奇佳,講究手工新鮮現做,出爐現吃,由於不含防腐劑與化學香料,所以常溫大概也只能放個一兩天。 由於店家咖哩粉用得好,用料實在,加上炒製火侯夠,經長時間熬煮,甚至還要幾天時間入味才能包餡,慢工出細活的結果,內餡嘗起來柔滑卻又不油膩,間有略帶咬勁的豬後腿肉末,可說恰到好處。只是每日限量供應,想大量訂購非得提前才能訂到了。 先前也覺得奇怪,明明打的是福州精緻點心,為何賣的卻是港點,同時從內餡口味來看,卻偏甜且有濃濃的台灣咖哩味?原來店家從1950年在萬華開店起算,至今已是第三代的人氣店了。店名「阿寶師」,紀念的是戰後從福州來臺憑糕餅饅頭手藝開起家店的陳金寶。 所以店裡唯獨咖哩餃並非傳衍自福州,而是老師傅結合在台灣糕餅製作與使用咖哩為食材的經驗,搭上福州製餅的技巧,因而催生出這難得的點心。日前我在店頭也看到港式蘿蔔糕在檯面展售,料想也是陸續習得轉化的結果吧,因此出現福州的糕餅舖在賣廣式點心的奇妙混搭。 店裡也的確還有許多福州風味的糕餅,很有一買價值。最有名的就是鹹光餅、甜光餅了,可切開後包餡食用。其他像包花生芝麻的福州酥餅,沾滿糖漿的麻花捲,或是老婆

蒙古沒有的蒙古烤肉是從哪裡來的(前生篇)

圖片
最近蒙古烤肉似乎引發一波論戰,不少人質疑它肉質普通、都在吃調味料,難抵退流行命運。的確,相較1980年代後期台灣掀起熱潮,一時多達40幾間,甚至入駐五星飯店,到現在只剩唐宮、成吉思汗幾家碩果僅存,眼看蒙古烤肉的確沒落了。 就像在四川找不到川味牛肉麵,在蒙古也找不著蒙古烤肉,這些料理品項的創造,是49年離鄉背井的外省族群用手邊僅有的食材、料材、臨時打造的廚具,從似像非像的口味拼湊出的家園想像。時代變了、人走了,甚至整個社會對饑饉恐懼的逐漸消亡,退流行也只是剛好而已。 當然,中國料理傳承關鍵仍是人,老一輩師傅故去或離開本地,烤肉技藝也隨之退步、庸俗化,以北京為例,聽說烤肉季還能做出「老、嫩、焦、糊、甜、咸、辣」八種口味,但台灣多半都在炙面上一掃了之,大部分手法應該都失傳了。 考究蒙古烤肉前世今生,就是來自北京的「烤肉」、「烤羊肉」,算不上大菜,而是北京小吃的一種。最早應該是回民傳承自草原游牧人的料理方式,在街邊擺攤烤牛羊肉,之後才有搬到樓房裡的飯館、飯莊。所以從目前烤肉季、烤肉宛往上推,略起自道光、咸豐年間,約一百六十來年歷史。 所謂「烤」,應該指的是最原初擺攤或推車的料理型態。從蒙古游牧民族以降,就有烤羊肉之類的料理,約略是蒙古軍隊征戰時,士兵就地取材烹飪而來,但通常只是用獵刀將生牛羊肉切成大塊後,略加鹽在火上燔炙。 不過北京風味的烤肉,專指的是將用佐料醃過的肉品放在如大鐵盤般的「炙子」或鐵網上加熱翻烤的料理方式。所以說是「烤」,卻比較偏向「爆」、「爆炒」。 北京烤羊肉,強就強在選料精湛,不膻不柴,號稱「賽豆腐」,請的往往是山西的肉架師傅,片肉如紙,快而平整,加上果木、松塔炙烤後往炙面一烘,醇厚油香味四溢,口感、肉香均呈上乘,繚繞的烤炙煙氣更別具風味。 因為是擺攤烤肉,所以吃烤肉本有種野氣,一開始講究的「武吃」,燒得滾燙的鐵炙子擺在飯館廳院裡,避免煙薰火燎地傷了房子;最多可容十幾個顧客圍著炙子,一腳踩地,另一腳踏在木几上,一手托著佐料碗,一手拿尺二長的長竿竹筷在炙面上不斷撥弄著醃好的牛羊肉薄片,自烤自吃。 過往北京烤羊肉最具盛名是知名飯莊正陽樓,同樣是在院中烤著吃。既然武吃,加上爐邊溫度可達300多度,所以不講究細嚼慢嚥,時常邊吃邊解衣,膀子甩開來吃,肥嫩火候都是顧客自行

澳門 涼果 檸檬王

圖片
香港中環的檸檬王是很多人赴港必備的伴手禮,但到澳門,居然也有一家系出同門的涼果鋪━永吉街老字號檸檬王,甚至還獲得了米其林的推薦,到澳門走走又怎麼能錯過呢? 其實,無論港澳的檸檬王賣的都是涼果。涼果,是廣東、潮州等地自古以來一種醃製小吃,係將話梅、檸檬、杏脯、薑片等不同瓜果經醃製、熬煮再曬乾,接著在糖水或醃料中浸漬、乾燥而成,以發揮食療藥效,也可作為零食或泡酒用。 南方賣涼果,北方賣蜜餞或果脯,都是鮮果加工後的食品,乍看之下蠻像。不過涼果通常是保留原先瓜果味道與形狀,有時口味略嫌,糖分也低於80%,但蜜餞則通過糖水燙熬,所以醃製物更甜,同時多半不會保留原果整體。 閒話少說,澳門「永吉街老字號檸檬王」位於白鴿巢公園旁,離大三巴不過走路十分鐘,從公園邊上麥當勞東側步上階梯,小小店面位在二樓平臺上。老闆很客氣,普通話OK,鋪面擺滿各類試吃的涼果,請教他的話,會很詳細地介紹每種涼果的效用、濃淡、特性與食用方式,甚至把涼果泡開當作飲料給客人試飲。 據他說,有些味道香濃郁的涼果就是適合泡開飲用,不鹹不膩,生津止渴,但直接吃就過鹹了,口味清淡者則適合食用,都有講究。難怪我們過去把一些涼果當蜜餞般猛嗑,還嫌人家太酸太鹹,原來是牛嚼牡丹了。 其實不論澳門、香港檸檬王,都是師出同門,據說是位來自澳門的唐鏡培先生首創,不過能夠以這種小零食登上米其林,列為推薦必買伴手禮,對這種古早老味道也算難得了。 其中,甘草檸檬是很多朋友推崇的招牌口味,也是檸檬王發家賣到街知巷聞的招牌款,檸檬係選用金黃色泰國青檸,味道濃郁清香,甘草是選自內蒙品項秘煉磨製;野生金桔、檳榔梅兩款涼果則比較少見,但個人覺得相當入味。老闆則推薦西檸片加川貝陳皮一起泡來飲用。川貝陳皮依藥鋪傳統曬到乾硬,乾吃絕對不行,一定要用熱水泡開。 過去檸檬王價格是每包固定價35元澳門幣,現在略漲,約一包39元,但聽說老闆也已跟上時代,可用WhatsApp、微信、LINE來聯繫,大量訂購(30包以上)可送到飯店,如事先跟老闆預定好,就算沒營業,好像也能放在一旁花店讓客人取貨,服務算是很周到了,建議到澳門真的要去轉轉。 地址:澳門連勝街1-D號

打破沙鍋如何問?璺到底?

圖片
這幾天突然想起了到香港吃煲仔飯,包括九龍城的添樂園、西環的坤記、廟街的興記,其實都各有特色,也都面臨觀光客大量光顧後,料理水準能否維持高檔的問題。 在台灣,好吃的煲仔飯就更少了,大概就屬東區的粵香園了。順道說一聲,粵香園煲仔飯雖佳,但做得最好的餐點應該還是滑蛋蝦仁之類滑蛋系菜色,火候、用油 ,最後呈現的滑嫩程度,都很高明。 所謂「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煲仔飯就是用炭火慢慢地燒熟砂鍋裡的飯和食材,所以又稱砂鍋飯、砂煲飯,只是過去大排檔多用炭爐把砂鍋內的飯先煮熟,再放上食材用炭火慢慢蒸熟,現在為節省時間,都是直接用煤氣爐把煲仔飯煮熟後,叫菜時再把食材放在炭爐上蒸過一次,省工又省時,但味道也就改變了。 不過今天不講煲仔飯,而是來講與煮飯、煮湯的砂鍋有關的歇後語:「打破砂鍋問到底」。絕大多數人應該都很清楚,這句話代表了追根究柢,或怪人詰問不已。不過小時候也常搞不清楚,問到底又何須打破砂鍋呢? 原來「問」這個字,其實是一個古字「璺」的同音字,意指玉石、骨頭、陶瓷、玻璃等器物上的裂痕,漢代揚雄在《方言·卷六》即指「器破而未離謂之璺」;或指「玉破也」。古人燒灼龜甲占卜,其上紋路也稱「璺」。 回到飲食,由於砂鍋之類的陶土器皿材質偏脆,稍不小心擊打就極易出現絲絲裂縫,雖沒到碎裂的地步,但裂紋會從頂裂到底部,所以才會出現「打破沙鍋」,隱射「璺到底」的歇後語用法,元劇裡也多有「打破砂鍋璺到底」此對白。 只是隨著「璺」這個字越來越冷門,才直接用「問到底」這個雙關詞彙來替代。甚至早在北宋的黃庭堅,其《拙軒頌》中便有「打破沙盆一問」的用語,所以在文學之外,日常用「問」恐怕早就流行了。 不過類似用語在廣東話裡要顯得更復古一點。現在粵語是說「打爛沙盆問到篤」,沙盆也就是砂鍋,璺通問,這都沒有問題。之所以用「篤」,是因為在粵語有「盡頭」的意思。 只是說來好玩,一如「璺」演化成「問」,「篤」也是從「豚」字演化而來。「豚」,即臀部,引伸義為器皿底部、盡頭;所以從廣東話,還要說成「打爛砂盆璺到豚」呢!

買單還是埋單?鹹魚怎麼翻身?

圖片
隨著流行文化推波助瀾,兩岸包括港澳有很多詞彙已慢慢通用,還有很多跟飲食相關,本來嘛,民以食為天,甚麼詞炫起來就流行甚麼,也不讓人意外。 其中最常被使用的應該就是「 #買單 」了吧,凡吃飯總要結帳,這個詞可說橫跨華人世界,但「買」這個字其實是讀音的誤讀,因為這個詞的原字是粵語「 #埋單 」,轉化成國語就變成「買單」了啦。 不過「埋單」又從何而來呢?過去學院派多習慣從「埋」來解釋,因為埋在古漢語本作「薶」,本是古代獻祭,將作為祭品的犬隻埋於坑中的動作,有蓋住、藏的意思,粵語也有聚攏、匯集之意,所以是以夥計執埋清點後開單,甚至不方便讓客人看到帳數,帳單正面朝下的動作解釋這個詞。 但事實上,埋單不但是粵語,更是所謂現代粵語、港式粵語,因為這個詞的創生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 原本在茶樓酒肆,算帳是夥計工作,顧客用餐畢即喚夥計執埋清點後「叫數」,就是高聲向櫃台招呼帳數,並無開單必要。 但1941年二戰前夕,港英殖民政府開徵5%飲食稅,食肆轉嫁到顧客消費上,所以結帳同時要由櫃面開立另加稅額單據,並將一張張單據集中供官方查核,因而有了埋單這個詞彙。之後日據時代、光復初期,飲食稅維持不變,之後雖然因港政府預算改善而取消,用埋單取代結帳之稱卻留了下來。 這個詞進到大陸應該是很晚近的事,因為大陸改革開放前後的餐廳多半先點單付帳、後消費,而非港澳台的先食後付,所以應該是隨著港台影視文化傳入的詞彙與習慣,甚至和香港買單、買進憑證,大陸提貨的商業用語又再度相混,因此形成了一個新的詞彙。 至於台灣,由於香港影視進入時間更早,更有很多來自香港的茶樓或上海餐館開店,應該幾十年前就開始流行這個用語習慣,但隨著讀音不斷相混誤用,甚至望文生義,認為買單表示用錢把賬單買回來,現在喊埋單可能還沒人聽得懂了。 同樣制度也創生另個香港餐飲用語「扣底」,原來飲食稅針對所有小菜課稅,但不對飯類扣稅,所以原本要點燒鴨的顧客通常會改點燒鴨飯,但聲明「扣底」,也就是要菜不要飯,這樣還是上一碟烤鴨,只是政府就扣不到稅了,之後飲食稅取消,但「扣底」甚至「加底」語彙卻留了下來。 於此相似,所謂「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