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8的文章

打破沙鍋如何問?璺到底?

圖片
這幾天突然想起了到香港吃煲仔飯,包括九龍城的添樂園、西環的坤記、廟街的興記,其實都各有特色,也都面臨觀光客大量光顧後,料理水準能否維持高檔的問題。 在台灣,好吃的煲仔飯就更少了,大概就屬東區的粵香園了。順道說一聲,粵香園煲仔飯雖佳,但做得最好的餐點應該還是滑蛋蝦仁之類滑蛋系菜色,火候、用油 ,最後呈現的滑嫩程度,都很高明。 所謂「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煲仔飯就是用炭火慢慢地燒熟砂鍋裡的飯和食材,所以又稱砂鍋飯、砂煲飯,只是過去大排檔多用炭爐把砂鍋內的飯先煮熟,再放上食材用炭火慢慢蒸熟,現在為節省時間,都是直接用煤氣爐把煲仔飯煮熟後,叫菜時再把食材放在炭爐上蒸過一次,省工又省時,但味道也就改變了。 不過今天不講煲仔飯,而是來講與煮飯、煮湯的砂鍋有關的歇後語:「打破砂鍋問到底」。絕大多數人應該都很清楚,這句話代表了追根究柢,或怪人詰問不已。不過小時候也常搞不清楚,問到底又何須打破砂鍋呢? 原來「問」這個字,其實是一個古字「璺」的同音字,意指玉石、骨頭、陶瓷、玻璃等器物上的裂痕,漢代揚雄在《方言·卷六》即指「器破而未離謂之璺」;或指「玉破也」。古人燒灼龜甲占卜,其上紋路也稱「璺」。 回到飲食,由於砂鍋之類的陶土器皿材質偏脆,稍不小心擊打就極易出現絲絲裂縫,雖沒到碎裂的地步,但裂紋會從頂裂到底部,所以才會出現「打破沙鍋」,隱射「璺到底」的歇後語用法,元劇裡也多有「打破砂鍋璺到底」此對白。 只是隨著「璺」這個字越來越冷門,才直接用「問到底」這個雙關詞彙來替代。甚至早在北宋的黃庭堅,其《拙軒頌》中便有「打破沙盆一問」的用語,所以在文學之外,日常用「問」恐怕早就流行了。 不過類似用語在廣東話裡要顯得更復古一點。現在粵語是說「打爛沙盆問到篤」,沙盆也就是砂鍋,璺通問,這都沒有問題。之所以用「篤」,是因為在粵語有「盡頭」的意思。 只是說來好玩,一如「璺」演化成「問」,「篤」也是從「豚」字演化而來。「豚」,即臀部,引伸義為器皿底部、盡頭;所以從廣東話,還要說成「打爛砂盆璺到豚」呢!

買單還是埋單?鹹魚怎麼翻身?

圖片
隨著流行文化推波助瀾,兩岸包括港澳有很多詞彙已慢慢通用,還有很多跟飲食相關,本來嘛,民以食為天,甚麼詞炫起來就流行甚麼,也不讓人意外。 其中最常被使用的應該就是「 #買單 」了吧,凡吃飯總要結帳,這個詞可說橫跨華人世界,但「買」這個字其實是讀音的誤讀,因為這個詞的原字是粵語「 #埋單 」,轉化成國語就變成「買單」了啦。 不過「埋單」又從何而來呢?過去學院派多習慣從「埋」來解釋,因為埋在古漢語本作「薶」,本是古代獻祭,將作為祭品的犬隻埋於坑中的動作,有蓋住、藏的意思,粵語也有聚攏、匯集之意,所以是以夥計執埋清點後開單,甚至不方便讓客人看到帳數,帳單正面朝下的動作解釋這個詞。 但事實上,埋單不但是粵語,更是所謂現代粵語、港式粵語,因為這個詞的創生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 原本在茶樓酒肆,算帳是夥計工作,顧客用餐畢即喚夥計執埋清點後「叫數」,就是高聲向櫃台招呼帳數,並無開單必要。 但1941年二戰前夕,港英殖民政府開徵5%飲食稅,食肆轉嫁到顧客消費上,所以結帳同時要由櫃面開立另加稅額單據,並將一張張單據集中供官方查核,因而有了埋單這個詞彙。之後日據時代、光復初期,飲食稅維持不變,之後雖然因港政府預算改善而取消,用埋單取代結帳之稱卻留了下來。 這個詞進到大陸應該是很晚近的事,因為大陸改革開放前後的餐廳多半先點單付帳、後消費,而非港澳台的先食後付,所以應該是隨著港台影視文化傳入的詞彙與習慣,甚至和香港買單、買進憑證,大陸提貨的商業用語又再度相混,因此形成了一個新的詞彙。 至於台灣,由於香港影視進入時間更早,更有很多來自香港的茶樓或上海餐館開店,應該幾十年前就開始流行這個用語習慣,但隨著讀音不斷相混誤用,甚至望文生義,認為買單表示用錢把賬單買回來,現在喊埋單可能還沒人聽得懂了。 同樣制度也創生另個香港餐飲用語「扣底」,原來飲食稅針對所有小菜課稅,但不對飯類扣稅,所以原本要點燒鴨的顧客通常會改點燒鴨飯,但聲明「扣底」,也就是要菜不要飯,這樣還是上一碟烤鴨,只是政府就扣不到稅了,之後飲食稅取消,但「扣底」甚至「加底」語彙卻留了下來。 於此相似,所謂「鹹